培养幼儿安全感:送给孩子一生的礼物
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12-20

当家长朋友们发现

孩子总是有以下情况,

那真的该重视了——

爱粘人,容易出现分离焦虑;

或受不了一点挫折,害怕压力;

或总是无法融入群体……

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。

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,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甚至可以被看做心理健康的同义词。如果孩子曾受到过分的批评、伤害,或者得到家长的“过度”保护,都容易造成安全感的缺失。对于幼儿而言,安全感的建立和培养,往往来源于父母。

      1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

      富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、互相体贴、互相关心,这种氛围能给孩子极大的安慰和轻松感。

当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肢体冲突的环境中,孩子容易产生不良的猜测:爸爸妈妈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吗?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?……长久以往,孩子的安全感会逐渐消失。

       2、及时响应孩子需求

      发泄情绪是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方式,家长们须及时回应。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们感觉有人关心,缓解心中不安的情绪。不过,回应孩子的情绪不代表须答应他的要求。

比如孩子哭着要吃冰激凌,家长可以说:“我知道,你因为不能吃冰激凌很难过。”这就是回应了他的情绪,但能不能吃,则要根据事先的约定来决定。

       3、经常且规律的亲情陪伴

      不少家庭中,由于父母平日较忙,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大多是其他长辈。对于孩子们来说,爸爸妈妈们的角色不仅是“父母”,更是“良师益友”。爸爸妈妈若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,给他讲故事、玩游戏等,孩子的内心便可多一份快乐,少一丝忧虑。

      若缺少了父母的陪伴,孩子缺失重要的亲子欢乐时光,他的安全感将难以培养。

4、多一些“肌肤之亲”

身体的接触对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和安全感的培养很重要。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抱抱宝贝,亲亲宝贝,用身体行动表达自己的爱。即使批评孩子的时候,也不可把他用力推开。

      5、正确认识外在的“不安因素”

      孩子的安全感跟他是否有能力独立探索世界是有关系的,若家长能确保坏境安全,可带领孩子认识未知事物,或鼓励他自行探索,正确认识外在的“不安因素”。

例如,孩子若害怕狗,家长可以先让他看一些可爱的小狗照片;孩子接受后,再试着让他触摸狗的玩具;最后接触真正的小狗。通过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方式,逐渐培养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安全感。 

      6、懂得宽容与鼓励孩子

      当孩子们犯错误或不听话时,如果家长们说出“再不听话就打你了!”诸如此类的话语,是最伤他们心的。孩子们都不是完美的,因此家长们须多关注他的优点,用包容的心对待他的不足之处。

如果孩子犯了错误,家长可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,同时认真倾听,以认同的态度来回应。这样一来,孩子的内心消极情感会得到释放,获得安全感。

安全感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生活的点滴渗透。培养期间,家长们切莫操之过急,可根据孩子的表现适当调整培养方式,让他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爱的陪伴,逐渐增强安全感,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。

 

注:本文素材源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