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“任性”的破解之法,速速收好~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1-02

       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·科克指出: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,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;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或适宜,他们都会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绪参与其中,这就是所谓的“任性”。

       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能碰到孩子“任性”的情况,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买,家长不买就哭闹;遇到喜欢吃的东西就吃个不停,不管吃多了会不会肚子不舒服,诸如此类。


      幼儿性格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很大,而学龄前阶段是塑造幼儿性格的关键时期。家长朋友们若能从孩子的思想入手,并在日常行为中规范孩子的相关行为,将有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。

 

      “任性”形成的原因

       孩子如果养成任性的性格,大多是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。例如,家庭成员一味地溺爱、迁就孩子,不论他提出怎样的要求都一一满足;久而久之,孩子就认为自己想要的、想做的都是对的,以自我为中心,从而逐渐形成任性的习惯。


        如何应对幼儿的“任性”

 ★树立统一的育儿观

       家庭成员间应统一教育思想,保持一致的要求,并能持之以恒地用既定的行为准则来要求孩子,避免对于同一件事情,一个家长说“不可以”,另一个家长又说“可以”。家庭成员间的意见不统一,会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,或者选择性地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。


培养孩子分辨对错的能力

       由于认知水平有限,孩子对于很多事物不具备分辨对错的能力,可能会提出不合理或者过分的要求。

       家长们应该从正面给予引导,清楚地告诉孩子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做,怎样做才是对的。在一件件具体事情的处理过程中,孩子将从中积累宝贵的经验,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,提高分辨能力。


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

       1、转移注意力

       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。因此,当孩子执意要做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时,家长们要善于用新奇、有趣的其他事物去吸引他。当注意力被转移了,孩子很快就会忘记刚才的事情,投入到新的事物中去。



       2、约法三章,及时鼓励

       当家长们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一般会出现的任性行为后,可以用“约法三章”的办法解决幼儿任性的问题。例如,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就给孩子打“预防针”,事先约定好该做和不该做的内容。当孩子完成了约定,要及时鼓励和表扬。


        3、有意忽视,及时疏导

       有些孩子在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会用发脾气、哭闹的方式来“威胁”大人,这时可以用“冷处理”的办法:家长先走开,不理睬孩子的行为;孩子在一个无人关注的环境中哭闹一会儿,也会觉得无趣,从而做出让步或改变。

       对于孩子出现的任性行为,家长应及时疏导,切不可以时而紧绷着教育的弦,时而又放之任之。


        4、适当惩罚,及时强化

        对于幼儿的教育,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,有时候也需要适当的惩罚。

        例如,孩子吃饭不认真,边吃边玩,此时家长们既不要打骂威胁,也不要追着喂饭。爸爸妈妈们只需规定吃饭的时间,过了时间就收碗,到第二次吃饭前不给零食吃。当孩子饿了,告诉他肚子饿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,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好好吃饭的重要性。


       总之,要帮助幼儿的纠正任性的习惯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长期坚持用科学的方法,才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,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,获益终身。



           注:本文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