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孩子们在“动中取静”
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7-19

对于幼儿们而言,暑期生活是快乐的,因为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释放自己的“好动”的天性。在孩子们嬉戏玩耍时,如果家长朋友们要求其保持安静一段时间,往往不容易做到。

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保持“安静”是一种能力。相比于身体活动或者心理躁动不安的状态,当孩子的身心都“安静”时,他更容易专注地去做某些事情,从中思考和探索。

让孩子学会安静的技巧不少,家长们可以不断地尝试和实践,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。

一、静听音乐,学会控制音量

音乐有助于陶冶情操。无论成人还是孩子,听到特别劲爆的音乐是不是异常激动,甚至兴奋得停不下来?相反,在孩子需要安静的时候,家长们不妨给他听听舒缓的轻音乐。有条件的话,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听音乐时,家长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感受音乐的声音大小:音乐的声音越轻,说话的声音也越轻。如果孩子的声音超过了音乐声,家长则轻轻提醒他听不见音乐了。

慢慢地,孩子将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。之后再让他静下心来,安静地聆听音乐,他将很快进入音乐的世界里。

二、静寂游戏,营造安静氛围

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。在玩“静寂游戏”时,家长须营造安静的氛围,帮助孩子尽快融入游戏中。

游戏1:模仿布偶

随便拿出一个玩偶,让孩子模仿玩偶的表情和动作,再定格不动。模仿的时间和相似度,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观察力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 

游戏2:悄悄话传递

这个游戏适合3人及以上的小组进行。第一个人把“悄悄话”传递给第二个人,依次类推,直到最后一个人说出悄悄话的内容。如果谁在传递过程中声音过大,则应受到“惩罚”。

三、轻言细语,言传身教相结合

与孩子沟通的时候,家长们应保持平静的心态,以身作则,尽量用柔和的声音和语调跟他说话。

1、从正面引导:想让孩子安静时,可以说:“某某小朋友已经安静地在看书,值得表扬。”孩子在心里也希望被表扬,听到这些话后,会愿意按照家长的正面引导去做。

2、说话声音轻柔、坚定:不论孩子吵闹得多严重,家长都须冷静与平静,尽量不“怒发冲冠”地严厉批评。说话的声音应轻柔、坚定,让孩子在“受训”时心情逐渐平静,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。

3、无声言语心里明。关于安静的要求,家长们说得多了,孩子自然心知肚明。此时家长已无须多言,只要一个手势或眼神,孩子即可明白,停止吵闹。


四、分区游戏,使之动静得宜

若要求孩子一直保持安静,不能说话和走动,这不合理,也很难让其服从。家长们可以进行区域和时间划分,帮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,做合适的事情。

例如,与孩子约好,在书桌上做安静的事情(看书、写字、画画之类),在户外做运动的事情(跑步、踢球、跳绳之类)。久而久之,孩子将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,动静得宜。

“静如处子,动若脱兔。”孩子安静下来时,他的心灵之门能随之打开,逐渐形成耐心、冷静等品性,继而在宁静的世界中快乐地成长。


注:本文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