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受伤应急措施小贴士
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7-01

      幼儿们天生好动,好奇心强,且喜欢用肢体探究世界。由于孩子们的身体尚处于发展阶段,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,他们出现摔倒、磕伤之类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饭。宝贝受伤后,家长朋友们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,有可能耽误孩子的病情,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
那么,哪些受伤情况可以自行处理?应该如何处理?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及时送往医院呢?

  一、撞到头

孩子撞到头以后,建议就地观察5分钟,先确定孩子是否意识清醒,期间不移动、摇晃孩子。

      1、意识清醒,没有损伤:摔倒后孩子会感到害怕、疼痛,难免会哭一小会儿,家长安慰过后,很快就能恢复正常。此时家长只要在家中留意孩子是否有出现呕吐、头疼、精神萎靡等异常症状。若48h内一切正常,则无大碍。

      2、意识不清醒,出现异常情况:当孩子呼叫不应,或出现精神萎靡、烦躁、走路不稳,说自己头疼,说话时口齿不清等任一症状,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。如果头部有伤口,须采取止血措施(具体方法见以下内容)。

  二、割伤或擦伤

  孩子受伤的地方若有流血且在破损处有异物,应用消过毒的镊子移除异物,并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好,按压出血点,5至10分钟方可止血;止血后,可用温肥皂水清洗伤口,涂上抗菌软膏,每天更换包扎的纱布。一般的伤口2-3天会自动愈合。

    如果伤口很长、很深,在关节韧带等功能部位,出现红肿,或血流不止等,应尽快就医。


  三、流鼻血

当孩子流鼻血时,可以让孩子坐着或者站立,头向前倾;家长帮助孩子捏住鼻翼,持续5-10分钟。如果捏了10分钟还未止血,可以再重复一次5-10分钟。若还流血,应及时前往医院处理。

      Tips:按压止血时须按足至少5分钟,如果每隔一两分钟就松手,一会儿捏一会儿松,不容易止血。避免让孩子平躺或头部后仰,那样会使血液灌入口腔;不建议用干燥的东西堵住鼻孔,可塞入蘸有减充血剂的棉球,收缩血管。

  四、烫伤

   对于小面积的轻度烫伤,家长首先可将覆盖在受伤部位的物品去除,可用冷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,直到无痛感。之后在伤口上涂抹烫伤膏,用纱布覆盖并松松地包扎好,定时换药。

      Tips:万一衣服粘在皮肤上无法取出,不可强制拉扯,以免加重创伤。如果烫伤部位已经出现水泡,避免弄破水泡;不使用抗生素软膏、酱油等油腻的药膏涂抹伤口,以免阻碍热量散发,加剧疼痛。

      五、异物哽住呼吸道

异物哽住呼吸道通俗的意思是吃东西噎住了。这种情况时间太长会导致窒息,危及生命。

孩子噎住的时候会表现出咳嗽、吞咽困难。家长应鼓励他用力咳嗽,通过咳嗽的力量把异物咳出来。若是异物太大,把气管堵死,孩子不能咳嗽,通常会出现典型的动作:双手卡住自己的脖子,想咳嗽但咳不出来。

一旦出现这种表现,家长应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,不能耽搁。


暑期安全温馨提醒

      暑假即将来临,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增多,家长们应继续重视幼儿的假期安全问题:

1、注意防电、防火、防拐等方面的教育,并禁止宝宝独自到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区域游泳,帮助他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知识,以提高自我保护与防范能力。

2、注意户外活动安全,教育宝宝不要在危险地带玩耍,不做危险游戏。

3、注意交通安全,不让宝宝单独外出,告知宝贝不可在公路上追逐嬉戏,谨记与亲人走散后联系的方法。

4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,定时进餐,不暴饮暴食,并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

5、选择性地陪同宝宝一起适当观看电视节目,不疲劳用眼。

6、尽量保持宝宝的作息时间和习惯与幼儿园一致,鼓励他做一个“家园一致”的好宝宝。

     家长们若懂得急救措施,可以在出现意外时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,缩短孩子受伤的时间。然而,每一种意外的处理措施不尽相同,唯有防范于未然才是最好的保护“措施”。


注:本文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