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解宝宝偏食问题,用对策略很关键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0-16

“民以食为天”,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。生活中,每顿正餐都会乖乖吃饭的“天使宝宝”并不多,不少家长朋友都遇到过孩子挑食偏食的难题——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,招数用尽却不见效,真愁人。

挑食偏食怎么破?实际上,孩子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,不愿意好好吃饭,原因往往有多种,用对策略很关键。

 

正确分辨挑食、偏食和择食

         挑食、偏食和择食表现出的状况不同,家长若能仔细区分,有助于对“症”下药,解决孩子的饮食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挑食:无论家长给宝宝准备了多么丰富的食物,他都只挑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吃。比如,有的宝宝只爱吃肉,不爱吃绿色蔬菜和谷物。

偏食:宝宝很偏爱某种食物,一段时间内只吃这种食物。对于新食物,宝宝没有兴趣,甚至有种恐惧感。

择食:每个正常健康的宝宝都有天生的“择食”能力,他会选择在饿的时候进食、不饿的时候放下食物,也会根据自己的饥饿程度调整每顿饭的进食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孩子们出现择食的情况,家长们无须担心,而针对挑食和偏食,以下的方法不妨一试。

 

了解食物的“大作用”

孩子们最初对食物的喜好都是通过颜色、形状和味道来判断的,营养价值不能直观地为食物加分。

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、做游戏等趣味的形式,将其不爱吃且有营养的食物和“美好”的事情关联起来,增强孩子对食物的喜爱,比如说“多吃青菜更漂亮”,“吃豆豆,长得高”等。

 

营造良好用餐环境

轻松舒适的用餐环境有助于孩子们放松心情,专注于吃饭。家长切记不要在用餐前或期间教训孩子。被批评后,孩子用餐的心情肯定会受到影响,导致食欲下降。

用餐前需消除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,如关掉电视机,拿走手机、电脑等设备。要求孩子专心用餐的同时,家长也要自觉遵守规则,树立良好的榜样,避免“双重标准”。

 

定时定点用餐

一日三餐定时,能够促进饮食规律的形成;在固定的地点、坐专属的凳子吃饭,能激发出孩子“该吃饭了”的条件反射。

学龄前儿童每餐吃饭的持续时间宜为20~30分钟。时间太短,可能食物还未被充分咀嚼就进肚,会增加孩子的胃肠负担;时间太长,他的专注点可能已经转移到别处,不愿再专心吃饭。

 

增强用餐趣味性,合理膳食

食物多样化

家长可以多花心思在饭菜品种的丰富性和合理搭配上,努力让食物的口味、造型等特性激发出孩子的食欲。

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物,可以改变状态或烹饪方法后再让他尝试。比如孩子不爱吃菠菜,可以把菠菜打成汁,混合在面粉里,做成造型可爱的菠菜包子。如果多次改变后孩子仍然拒绝,建议过段时间再尝试,不要强求。

 

控制零食的摄入量

正餐之间提供给孩子的零食要适量,尤其要避免高热量的食物,不然会影响其正餐的食欲;也不建议在餐前让孩子喝太多的汤,因为他们的胃容量很小,喝完大量的汤就感觉饱了,自然吃不下饭菜。


让孩子参与饭菜准备工作

平时饭菜都是家长准备的,如果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例如帮忙洗菜、摆碗筷等,他在感受劳动不易之时,也将增加吃饭的兴趣,愿意把自己的“劳动成果”全部吃光。

 

用餐形式灵活化,实行自主用餐

             一成不变的就餐形式有时会让孩子们感到乏味。不防试试让孩子用吸管喝汤、用叉子插包子吃、将早餐食物放到午餐食用……这些小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充满趣味的。

孩子具备自己拿勺子吃饭的能力后,家长可以鼓励他自己吃。在尝试自主用餐的过程中,孩子会感受到与喂饭不同的乐趣。

 

增加运动量,适度采用“饥饿疗法”

     孩子年纪小,消化能力相对较弱。家长应坚持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,以促进他的新陈代谢,帮助消化。孩子们感到饥饿时,食欲也能随之增加。

            当孩子用餐的表现有进步时,如吃了平时不喜欢的鸡蛋等,家长应及时夸奖他的进步之处,或者赠送物质奖品以作鼓励。有了正面的支持,孩子们将更有动力和信心做得更好。

孩子们挑食偏食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很正常的现象。家长们只有言传身教、耐心培养,才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改掉挑食偏食的“毛病”,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

康桥红橡树双语幼儿园